公众作为一支新生力量登上环保舞台,始于上世纪90年代。如果从其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来判断中国所处的环保时代,套用流行语,2013年前是1.0时代,2013年后是2.0时代。2013年后,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列入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新环保法颁布实施,社会各界聚焦环保,公众参与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。
公众参与环保2.0时代的到来,有3个重要标志。
第一,新环保法及其配套细则的实施确定了公众参与的法定地位。新环保法首次把公众参与列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,标志着公众终于可以依法参与环保。而今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重要配套细则《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》,则首次系统明确了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的具体路径与实现渠道。同时,近几年,国家层面陆续出台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、《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(试行)》、《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》等法律、法规、规范。这些法律、法规、规范多方位、多维度明确了党委政府、社会团体、公民等社会各层面的权利责任,让公众参与有章可循。
第二,社会各方力量在互联网助推下风起云涌,公众参与已经在环境治理领域发挥出重要作用。蓬勃兴起的环保NGO,直接推动了环境公益事业发展。这些组织从@身边的环境污染、生态破坏做起,带动了千家万户关注环境公益。不断觉醒的独立公民,迅速缩短了环境污染治理历程。例如,2013年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成为热议话题,直接加速了浙江省五水共治,并间接推动了全国黑臭河流治理。日益活跃的其他社会力量,也间接改善了环境治理的生态。例如,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近几年不断推进绿色制造,并提出要重新定位纺织行业。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遵循赤道原则,引入绿色金融,倒逼企业治污减排。一些社会精英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,也在逐渐影响着企业界和公众的环境行为。
第三,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公布实施,标志着环境治理体系的共治格局已进入顶层设计。今年9月,国务院印发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,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。当前,公众参与是挽救政府信任危机、增加政府公共决策合法性的有效手段。无论是改革要求还是实践需求,如何建立好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组织和公众合作的伙伴关系,发挥好各自作用,实现环境治理的共治格局,是今后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。
中国正处于思想观念深刻变化、社会结构深刻变动、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重要时期,不能单纯靠政府部门大包大揽治理环境。环保公众参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节点,今后10年将是公众参与的黄金10年,公众将作为一支重要力量,在环境治理体系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政府部门要及时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,主动拥抱公众参与环保2.0时代,从公众拽着政府走,变为政府公众并肩走。凡属于社会组织和公民的权利应该交还给公众,充分发挥好公众“第三只眼”的作用,弥补政府失灵,建立共治格局。
相关内容